来自我们LPL赛区的四支战队将在今晚的正赛中登场,并向着一年一度的最高荣誉发起冲击。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角并不是他们,而是在上个月因冒泡赛失利被挡在世界赛之外的NIP战队。
不过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NIP这家战队其实早在今年7月份就已经登录纳斯达克在美股上市了,最近更是传出了准备踏足游戏发行业务,要跟Steam,苹果App Store抢饭吃的新闻。
这不禁让我这个只注重赛场表现的观众有些好奇,NIP到底和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电竞战队有什么不同?
随着近些年来游戏产业在年轻人之间逐渐流行开来,依托于游戏而诞生的电子竞技也逐渐发展成为热门行业,伴随着电竞的高曝光度与高流量,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这个赛道,各个电竞赛事的战队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除了退役职业选手因热爱而牵头组建的传统豪强与新兴资本涌入而形成的实力新贵之外,纵观现在的电竞战队,由富二代老板们投资组建的依旧其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单以英雄联盟为例,咱们赛区曾经赢得S赛冠军的队伍,三只里面有两只都是相似的富二代背景。(IG和EDG)
而V5作为“赌王之子”何猷君建立的战队,与圈子里面的几位相似背景的前辈相比,它的路途却要曲折得多。
虽然同样是顶级豪门的富二代,但与大家熟知的“王校长”不同,在有着17个兄弟姐妹的“赌王家族”里,何猷君所能掌握的资源并不多,根据目前的公开的情况显示,出身于四房的何猷君继承下来的资源与生意和他几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哥哥相比其实很少。
所以不管是出于证明自己的想法还是家族产业扩张的目的,彼时投资少,声量大,短期回报率高的电竞产业都是最适合何猷君施展拳脚的地方。
一方面这个行业极大的曝光量可以支撑他在家族内获得一定话语权,另一方面,那个时候的王思聪正凭借着自己旗下的IG战队以及电竞相关的香蕉娱乐和熊猫直播等业务大赚特赚,为有着相似想法的“富二代”们树立着从业榜样(虽然后面熊猫直播等产业最终破产倒闭,但其直接原因和电竞行业的关系不大)于是就这样,V5战队诞生了。
早期的V5其实只是一支吃鸡战队,在它刚刚创立的那个时候,PUBG也就是吃鸡游戏正在风靡全国网吧,“大吉大利,今晚吃鸡”是当时年轻人最希望看到的一句话。
按理说何猷君选择的方向并没有错,但奈何由于游戏版号的问题,PUBG的PC端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国服,对于这样一个“某种程度上国内并不存在”的游戏,它的职业比赛热度始终也难以与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这样的国民游戏相提并论。
于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战队价值,18年下半年V5战队组建了英雄联盟分部,并通过缴纳席位费的方式获得了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的入场资格。
只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与IG、EDG这样有着类似背景的队伍相比,V5战队的成绩,实在惨不忍睹,俗话说没有人会记得失败者,除非这个失败者一场都没赢过,而那个时候的V5恰恰就是这样的失败者,甚至还发生了两次。
在初登陆顶级赛场的前两年,V5两次创造了联赛大场一场不胜的糟糕战绩,排名联赛垫底,很多观众当时都在质疑,如果不是取消了升级级机制,恐怕V5就算掉进次一级的LDL里也依然难求一胜。
由于连续的低迷表现,V5对于顶级选手的号召力基本为0, 为了征战新赛季,他们只能从其他战队不要的选手里面“捡破烂”。
可就是这只集结了滔博不要下野,IG不要的中路以及转项目来的上单的战队,却在仅仅半年之后高奏凯歌,拿下了常规赛第一的成绩。
尽管后续的季后赛V5仍然棋差一着没有能拿到总冠军,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他们早已成为了LPL中一股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随着成绩的稳定,V5也开始逐步扩展项目领域,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在2021年,他们宣布与estar战队合并,正式进军王者荣耀项目。
相比起英雄联盟分部V5的曲折经历,王者荣耀这边的estar就顺遂多了,这支战队由传奇电竞选手xiaOt建立,最初是一支征战风暴英雄项目的战队,后续随着王者荣耀的大火成立了王者荣耀分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立至今8冠加身,是KPL中荣誉最高的战队之一。
而后在2023年,V5又通过置换股权的方式与瑞典老牌俱乐部Ninjas in Pyjamas完成了又一轮的合并,旗下的V5也就此改名NIP,在完成全球化布局的同时,通过与NIP合并,俱乐部也得以从MOBA领域扩张到了射击游戏领域。
拥有CS大满贯历史的NIP不仅在欧洲拥有众多粉丝,其品牌的号召力与荣誉也是当之无愧的电竞豪门。
不过,就算如今的NIP已经成为了一家涵盖目绝大多数热门电竞游戏项目的豪门俱乐部,但是电竞行业其本身所能创造的利润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仍然有限,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说服华尔街的资本得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尽管NIP是国内电竞第一股,但电竞上市这事儿,其实早就有人替他们淌过路了,它就是来自美国的FaZe战队。
FaZe是CS项目的传统豪强,同时也是海外电竞战队的顶流之一,它们在油管上拥有超过800万粉丝。并且在明星之间也极有号召力,美国说唱教父狗爷曾经就是FaZe的股东,除此之外还有Mr Beast、安东尼·戴维斯、勒布朗之子布朗尼,都曾与FaZe有过合作。
这家流量极高的战队在上市之后的估值最高曾达到过10亿美元。可是后续快速而盲目的扩张并有给FaZe带来多少利润,由于缺乏合适的变现手段,最终FaZe在2023年亏损超过5000万美元,股价也从最高时的25美元下跌退市之前的0.15美元,最终惨淡收场。
根据NIP Group在招股书中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其收入来源实际上分为三块,分别是战队运营、赛事活动和人才管理。
在本职的战队运营与赛事活动方面,国内的原V5战队和estar战队在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两个项目2022年的收入,大概在2170万美元左右,而后来合并的NIP在CS、彩虹六号等项目的收入,大概在737万美元左右。
虽然在合并后的2023年,由于受到旗下的战队的成绩波动,原来3冠一亚的estar出现了明显下滑,使得赛事奖金收入大幅缩减,这一年的电竞赛事相关的整体营收下降了约700万美元。
但其战队业务的整体毛利率仍然达到了30.6%,相较前一年甚至还有所增长。所以尽管成绩有下滑,但整个业务整体还是赚钱的,唯一问题就是赚得不太多罢了。
这就要涉及到电竞行业本身的问题了,尽管NIP在相关项目中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豪门战队,但是纯粹的电竞业务,比如售卖门票、周边,以及赛事奖金所能贡献的营收其实并没有多少。
这倒不是NIP一家的问题,基本上现在所有的电竞俱乐部都很难赚到钱。因为本质上这个行业还是依附于游戏而存在的,无论是游戏玩家所贡献的直接收入还是赛事观众带来的二次收入,大头全都被最上游的游戏厂商拿走了。
就像每年《英雄联盟》S赛冠军队伍的专属皮肤,玩家的钱都去游戏里消费了,留给电竞本身的钱自然就不剩多少了,再叠加上每年受成绩波动而带来的影响,电竞俱乐部应该算是资本市场里最不受青睐的一门生意了。
与大家料想中的不同,战队运营和赛事组织这两个传统意义上的电竞相关业务其实只占NIP Group营收的37%,相对的人才管理业务才是NIP Group收入占比最大的板块。
如果说“人才管理”这个名词大家有点难以理解的话,那么换成大家更熟悉一点的MCN或者主播工会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对于大多数电竞俱乐部来说,除了参与相关赛事之外,旗下KOL的直播对他们来说其实是更重要的业务,所以相比于极易受成绩波动而影响的电竞业务,在各大游戏平台共签约了36000名艺人的MCN业务才是NIP Group真正的营收支柱。
在2022年NIP Group的MCN业务收入3,856万美元,占总收入比重达到53%;2023年收入更是达到了5,261万美元,占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了63%,旗下艺人在全平台拥有的粉丝超过6600万。
其中知名度最高签约艺人同时也是股东之一的王嘉尔,单他一人在微博平台的粉丝数就超过了3,000万,绝对是目前偶像艺人中的顶流。
关于MCN有多赚钱这一点,相信有买过直播商品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相比于收入波动过大的电竞产业,对资本市场来说,MCN业务无论是业务前景还是实际营收表现都比电竞要更有说服力。也正是如此,海豚体育入口NIP Group才能在残酷的资本市场得到支持,这也是他们最终得以上市的根本。
但故事说得再美好,始终还是要面对现实,在经历刚刚上市的短暂辉煌之后,如今的NIP Group已经跌倒了7美元左右,来自华尔街的投资人貌似还是不太看好它的前景。
如同前辈FaZe一样,NIP如今也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尽管MCN业务是新时代的风口,但游戏MCN和直播带货的MCN还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实际上,现在的游戏主播很难为MCN赚到太多,即便是在前几年直播行业最狂热的时候,游戏主播通常也都是挣直播平台的签字费,很少靠直播的流水发大财。
而且相比于曾经“熊猫”“全民”“斗鱼”等等各大直播平台互相挖人大战的那几年,在如今热钱烧光的当下,资本家们显然都已经看清了游戏直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门生意,除了“虎牙”因为傍上了腾讯的大腿如今依旧活的滋润,剩下其他平台,死的死,暴雷的暴雷,当平台们自己都自身难保的时候,主播和MCN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尽管MCN业务仍是NIP的收入大头,但其本身实际上一直处于毛亏状态,22年和23年分别亏损-2.1%和-1.6%。
尽管对于资本来说,NIP本身的电竞业务仍然是赚钱的, 未来电竞奥运会的举办所带来的流量和宣传也是他们所期望的,但变现能力较弱始终还是萦绕在它头上的一股乌云。
毕竟资本都是趋利避害的,面对一路下跌的市值,谁能保证未来他们不会跑路呢?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NIP 要尝试进军游戏发行领域了。
其实通过业务扩展来提振市场信心,他们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就做过一次,当时他们宣布和如家合作在国内开展电竞酒店业务,消息放出之后yeceng短暂迎来过一波股价的上涨,而游戏发行则是他们进行的第二波尝试。
尽管看上去一个电竞俱乐部去发行游戏多少有些超乎大家的认知,但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件事的背后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一方面,NIP作为一家电竞俱乐部为主体的公司,发展游戏相关产业是很自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缺乏变现手段的他们来说,游戏发行业务是真的赚钱。
且不说苹果、谷歌和steam这种传统的在线游戏分发平台,就连不抽成的TapTap其营收都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级别。根据TapTap母公司心动网络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TapTap平台的业务收入达到了7.3亿,一个不对游戏发行进行抽成的平台,单独依靠广告业务,营收就已经超过了NIP Group去年全年的收入。就更别提手机厂商们建立的渠道服和自营平台了,每一个都是印钞机一样的存在,完完全全就是躺着挣钱。
方向有了,摆在NIP面前的问题就只剩一个了,这个业务的操作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因为游戏发行业务并不强制要求发行商也必须得是游戏行业内的,跑通这个业务的核心就一点,那就是流量。
别看字节前不久挥泪自斩了自家的游戏业务,但抖音现在已经成为了游戏发行的核心阵地之一,类似的还有小红书、虎扑,由于不存在过高的技术门槛,实际上只要有流量,谁都可以来尝试。
而恰恰拥有V5、eStar、NIP三家顶级战队以及诸多网红艺人的NIP Group,最不缺的就是流量。
NIP Group董事长兼联席CEO何猷君表示,在游戏发行领域的布局将有助于实现公司的长期愿景,并坚信这一创新业务可以有力地推动公司增长。
为此,他们特意找来了发行过《纪念碑谷 2》、《战争雷霆》等一系列爆款游戏的前腾讯游戏发行制作人隋杭,并针对该项目做出了相应的规划。
NIP Group的联合首席执行官 Hicham Chahine 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发行的游戏将更加迎合“休闲游戏玩家”,这些游戏首先会以小程序等方式登录微信等社交平台,之后逐步过渡到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然后可能是 PC 和游戏机。
目前来看,从相关人才的引入到发行计划的制定,NIP的游戏发行之路看上去还挺靠谱的,如果未来真的能将他们上亿规模的粉丝利用起来,建立一套靠谱的游戏推送机制,游戏发行或许真的仅仅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究竟是成功盘活成为就此成为电竞豪门,还是为了糊弄股市讲故事圈钱走人,最终还是要看时间给我们什么答案了。
一游戏公司基层程序员被爆因AI被裁,“AI造成大规模失业”还是制造焦虑吗?